超聲科,開展的常規檢查有心血管,腹部,婦產科(含胎兒動態四維超聲檢查、胎兒超聲心動圖、子宮、輸卵管三維超聲造影成像),淺表器官,經陰道、經直腸超聲檢查等,以及全身多部位在超聲引導下膿腫置管引流、組織活檢、腫瘤的射頻治療等,多平面經食管超聲心動圖,乳腺、甲狀腺等淺表器官的彈性成像技術,經食管超聲心動圖引導下經胸先心微創封堵術等。開展的新業務新技術有:肌肉、骨骼、淺表神經系統疾病的超聲診斷,彩色多普勒與TCD對頸部及顱腦血管病變的聯合評估等。
超聲科技術人員始終堅持"以病人為中心",秉承“無技術不活,無特色不強”的宗旨,在劉愛玲主任的領導下,將醫療質量放在第一位,密切配合醫院管理年工作,在臨床診斷方面有形成了一整套管理制度;堅持上級醫師負責技術把關,并親自上機操作、出報告,以確保醫療質量;形成業務學習制度、疑難病例討論制度、病例隨訪匯報制度等。由于診斷準確、及時,解決了大量疑難病例的確診,來診人數不斷增多,超聲科在完成大量業務工作量、不斷提高業務診斷水平的同時,劉愛玲主任派遣本科醫生到第四軍醫大學,上海同濟醫院等進修,去學習新的超聲技術,完善自身診斷水平及學科研究。
劉愛玲,科主任,主任醫師,醫學碩士,技術五級,曾任河南省軍區直屬醫院超聲科主任,濟南軍區第153中心醫院特診理療科任科主任。現任河南省超聲專業委員會第五屆副主任委員,河南省醫師協會超聲分會第二屆常務委員,河南省超聲醫學工程學會理事,河南省中西醫結合影像分會常務委員。濟南軍區第九屆心血管超聲專業學會主任委員,鄭州醫學專家會診中心超聲專業首席專家。河南省醫學會醫療事故技術鑒定專家。
1985年畢業于武漢軍區軍醫學校; 1996年畢業于河南醫科大學臨床醫療本科班,獲學士學位;2000年畢業于鄭州大學醫學院研究生班,獲碩士學位。榮譽、工作及科研:1994年榮立三等功一次。2002年被授予河南省 “三八”紅旗手,同年獲第六屆河南省“巾幗成才獎”。2003年獲濟南軍區“計劃生育先進個人”。自1989年至今從事超聲診斷工作以來,主要從事小器官、周圍血管、腹腔各臟器、心血管等疾病的超聲診斷,擅長對先心、冠心等疾患的診斷與鑒別診斷。大量的實際工作,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解決了諸多疑難問題。主研及參研的課題曾獲河南省科學技術二等獎一項、省科技進步三等獎兩項,武警部隊臨床醫學科研三等獎一項,鄭州市科技進步二等獎一項,中國人民解放軍科技進步三等獎兩項。撰寫并任主編、副主編的書籍各一部。發表論文近30余篇。
翟連會,科副主任,主治醫師,從事B超診斷三十余年,緊跟技術前沿,帶領科室人員開設了超聲引導甲狀腺針吸細胞學穿刺、囊腫硬化治療術及腹腔積液抽吸術等。
臧莉華,超聲科主任醫師,原鄭州市婦幼保健院超聲科主任,畢業于河南醫學院醫療系。從事婦產科臨床工作10余年,從事婦產科及新生兒顱腦、心臟超聲診斷20余年。具有豐富的婦產科超聲診斷專業理論知識及臨床診斷經驗,能將婦產科臨床知識與超聲診斷知識相結合解決婦產科疑難復雜病癥。擅長婦科及盆底三維超聲診斷,對各種復雜的先天性子宮畸形和婦科腫瘤有較深見解。發表論文10多篇,撰寫專著1部。
馮玉珂,超聲科副主任醫師,畢業于新鄉醫學院。河南工程學會婦產超聲學會委員。從事醫學超聲診斷專業十余年,擅長肝膽疾病、心血管疾病及甲狀腺、乳腺結節的良惡性診斷,尤其婦科超聲、產前篩查診斷、盆底超聲等疑難雜癥 。發表專業學術論文6篇。
張琳穎,超聲科副主任醫師,本科,畢業于鄭州大學醫學影像專業,河南省醫學會超聲醫學分會委員。從事超聲診斷工作近二十年,有豐富的專業理論知識和臨床實踐經驗。熟練掌握各系統常見病及多發病的超聲檢查,擅長對胎兒產前篩查、婦科疾病和盆底超聲的檢查及診斷。在國家級醫學專業期刊發表論文多篇。
謝向珂,超聲科副主任醫師,畢業于河南大學醫學院,從事醫學超聲診斷專業十余年,擅長心血管疾病、泌尿男科疾病及淺表器官疾病診斷,較早開展肌肉骨骼相關疾病超聲診斷。參與編寫本專業專著一部,發表專業學術論文6篇。